
2025年9月13日,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师生应邀参加在西南财经大学举办的“首届金融自主知识体系前沿学术研讨会”。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李程程副教授出席“发起单位院长座谈”,并代表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汇报了我院在构建中国经管学科自主知识体系中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依托金融监管研究团队和行为实验研究团队,聚焦中国金融业发展实际与国际金融监管实践,首次提出“监管对冲”这一具有普遍性的客观现象,并有组织的展开系列研究。“监管对冲”是指被监管者为应对监管政策冲击,采取成本或风险转嫁的策略性行为,从而部分抵消或削弱政策原定效果。该研究对提升政策制定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目前围绕“监管对冲”这一主题,宗计川教授团队已完成多项相关研究,包括《监管对冲:银企跨期风险转移》和《监管对冲:企业跨主体风险转移》。在此次会议上,教师庄妍、博士生孙澄宇在分论坛报告了合作论文《监管对冲:银企跨期风险转移》,并向与会专家介绍“金融监管对冲”的形成机制、实际效应与政策应对,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2025年8月30日,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师生应邀参加在辽宁大学举办的“国际金融体系演变、改革及未来趋势”研讨会暨《国际金融研究》论文宣讲会。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宗计川教授与博士生安宁、孙澄宇在论文宣讲会报告了合作论文《监管对冲:企业跨主体风险转移》,并与与会专家就监管对冲等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了深入交流。
2025年9月22日,应深圳大学金融科技学院院长陈海强邀请,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宗计川教授为学院老师和同学们做题为《金融监管对冲:两项实证检验》的报告,系统阐述了金融监管对冲的概念界定,关键特性,理论意义、现实意义与政策意义,并结合最近完成的《监管对冲:企业跨主体风险转移》,《监管对冲:银企跨期风险转移》两篇工作论文,展开了深入详实的实证分析与政策探讨。
宗计川在报告中指出,“监管对冲”是指被监管者为应对监管政策冲击,采取成本转嫁或风险转嫁的策略性行为,其后果可能部分削弱甚至抵消政策效果。他强调,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提醒监管者在政策设计时需重视行为监管,既要预判市场主体可能的行为反应,也要通过穿透式监管防范风险在不同时间、市场主体内的转移。监管对冲并非主观对抗,而是市场主体在激励结构改变下的自然反应。他建议监管体系应走向“宏观审慎+行为监管”双峰模式,通过识别行为动机、阻断传导机制,防止政策效果被对冲甚至异化。
下一步,我院将持续聚焦监管博弈等重要领域,深入开展研究工作,撰写系列智库报告、学术论文与专著,为构建中国自主的金融知识体系贡献力量。